爱丁名医工作室王凌主任:如何正确看待月经不规则(二)
2019-06-14 来源:爱丁优生助孕 Tag: 上海爱丁妇科门诊 月经不调 王凌 王凌爱丁VIP名医工作室
月经,是每一位女性关系最密切的亲戚,由于其常常带来一系列困扰,被大家称为“大姨妈”。通过上一期的内容,大家简单认识了这位亲戚,本期将进一步讲述如何看待异常的“大姨妈”。
月经不规则说明什么?
月经就像健康女性每个月必须要完成的一项“任务”。多种信号(生殖内分泌激素)在不同地区(卵巢、子宫等)之间相互传递来实现。这项任务完成的成败及完成时间取决于:
信号的精确传递
各地区的准确接受
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
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异常
人体内的生殖内分泌激素(如:卵泡刺激素(FSH)、黄体生成素(LH)、E2、P等)是相互调节的。FSH、LH、E2、P等任何一项水平的波动都会影响整个信号网络,从而导致月经周期频率、规律性及经期长度的改变。
此时我们需要找妇科医生咨询,完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查(←点击查看往期推送),看看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早衰等疾病。
器官结构或功能异常
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等结构性病变,以及子宫内膜过厚都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、经期延长。
刮宫术后子宫内膜受损、宫腔粘连、生殖道先天异常等则可能导致月经过少、月经周期不规律。
卵巢的良恶性病变亦可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则。
因此月经异常可能是许多妇科疾病发出的警报信号,必要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B超,阴道镜、宫腔镜等。
周围环境异常
除了受生殖内分泌激素、生殖器官病变等因素的影响,月经还受到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影响。
凝血功能异常可导致月经过多,
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、月经过少甚至闭经,
盆腔感染带来的子宫内膜受损会导致月经过少,
压力过大、营养不足等可导致月经规律异常和经期异常。此外月经还会受到季节、气候的影响,因此当排除相关疾病后,我们可通过调节精神状态、加强锻炼、注意饮食睡眠等来改善月经。
以上所说的均是针对生育期的非妊娠女性。而非生育期或有性生活、有妊娠可能的患者则情况不同:
1. 有性生活
有性生活的女性若出现月经“迟迟不来”、月经“迟到”或月经量异常,有可能是怀孕或在不知道已怀孕的情况下出现流产,此时需及时就诊。若妊娠应及时保胎,若流产则需防止因流产不全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。
2. 绝经后
绝经后女性若出现“月经”,不可欣喜地以为 “返老还童”了,此时有可能是子宫内膜出现恶性病变,需高度重视。
3. 围绝经期
围绝经期是生殖系统从成熟走向耗竭的过程,也会出现月经不规则,但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也是这一阶段月经不规则的常见原因。
4. 青春期
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,这一过渡期常常会出现月经不规则,随着发育的成熟可能自行恢复。
总结:当我们发现“大姨妈”不规则时,不必过分紧张或担心,应尽快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。遵循医嘱、放松心情,“大姨妈”就能变成我们的好朋友!